想要了解县ISO14000环境认证材料在当地产品吗?点击观看我们上传的视频介绍,它将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现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让您对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县ISO14000环境认证材料在当地的图文介绍
推行ISO14001环境体系,在有效治理 烟尘的同时,还应采用先进工艺技术,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通过建设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水泥厂 配套的单机袋除尘器运行效果十分差,加之电除尘器自身的弱点,如果防治不到位会导致整体除尘效率低,粉尘超标排放。 水泥厂推行ISO14001应对环保方面的投资项目优先放行,只要是环保必 需的,均应优先立项实施。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切实将环境保护置于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应坚 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工艺,发展低污染、低耗能先进产能,推行清洁生产,实施节能减排。寻找并使用替代燃料,同时,使 用电厂脱硫石膏作为水泥混合材,减少天然石膏的使用。认证 水泥厂在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时,除了在硬件上对工 厂的环保设施进行大量的改造外,还应在软件方面狠下功夫。从进行生产开始,就应对每位员工进行环境培训,引进环保理念,提高 每位员工的环保意识。同时,工厂以争创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契机,致力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明确工厂的环境政策与环境管 理组织机构与职责,制定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管理、环境事故处理等多项污染防治程序。水泥厂推行ISO14001应突出环保工作 的重要性,成立环保部,环境经理直接向总经理汇报。
博慧达ISO9000认证有限公司(和政分公司)有一支技能有素、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攻关团队,为能制造出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 ISO9000认证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在充分利用自身技术研发能力的同时,还与国内多家重点大学联合研发创新技术,科技前沿产品。公司拥有产品技术、高端的生产及检测设备,为保证产品质量, ISO9000认证关键原材料均从国外进口,并且制造产品的所有原材料都处于计算机的连续监控之下。
县ISO14000环境认证材料在当地
ISO9001认证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和分析 现状调查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体系要素,内容包括: 1.体系情况分析。即分析本组织的质量体系情况,以便根据所处的质量体系情况选择质量体系要素的要求。 2.产品特点分析。即分析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使用对象、产品特性等,以确定要素的采用程度。 3.组织结构分析。组织的管理机构设置是否适应质量体系的需要。应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确立各机构间隶属关系、联系方法。 4.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能否适应质量体系的有关要求。 5.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组成、结构及水平状况的分析。 6.管理基础工作情况分析。即标准化、计量、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和质量信息等工作的分析。 对以上内容可采取与标准中规定的质量体系要素要求进行对比性分析。 (五)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 因为在一个组织中除质量管理外,还有其他各种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由于历史沿革多数并不是按质量形成客观规律来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的,所以在完成落实质量体系要素并展开成对应的质量活动以后,必须将活动中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分配到各职能部门。一方面是客观展开的质量活动,一方面是人为的现有的职能部门,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一般地讲,一个质量职能部门可以负责或参与多个质量活动,但不要让一项质量活动由多个职能部门来负责。 目前我国企业现有职能部门对质量管理活动所承担的职责、所起的作用普遍不够理想总的来说应该加强。 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涉及相应的硬件、软件和人员配备,根据需要应进行适当的调配和充实。
ISO14000认证对危废品的处理要求
1、附近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检查内容:
1.仓库“防风、附近防雨、附近防晒、附近防渗、附近防腐”等措施是否完善;是否建设防泄漏收集装置。
2.危险废物仓库是否设置围堰,防止仓库内的液体流到仓库外,同时防止雨水倒灌进仓库。
3.仓库内是否设置了气体导出口、附近气体净化装置、附近照明设施、附近观察窗口等。
规范要点:
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建在易燃、附近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附近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
2.贮存场所地面须硬化处理,并涂至少2mm密度高的环氧树脂,以防止渗漏和腐蚀。
3.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收集沟及收集井,以收集渗滤液,防止外溢流失现象)、附近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设施内要有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4.用以存放装载液体、附近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
5.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 容器的 储量或总储量的五分之一。
6.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二
危险废物贮存容器
检查内容:
1.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是否完好无损。
2.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是否全部粘贴了危险废物标签。
规范要点:
1.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
2.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质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不相互反应)。
3.装载液体、附近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mm以上的空间。
4.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附录A所示的标签。
三
危险废物堆放
检查内容:
1.是否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收集、附近贮存。
2.堆放高度、附近墙距等是否符合规范。
规范要点:
1.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厘米/秒),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厘米/秒。
2.企业必须按照危废特性分类进行收集和贮存,不相容的危险废物不能堆放在一起。
3.衬里放在一个基础或底座上;衬里要能够覆盖危险废物或其溶出物可能涉及到的范围;衬里材料与堆放危险废物相容;在衬里上设计、附近建造浸出液收集系统。
4.危险废物堆要防风、附近防雨、附近防晒。
5.盛装在容器内的同类危险废物可以堆叠存放;每个堆间应留有搬运通道。
四
贮存管理
检查内容:
1.是否有危险废物台账,并结合危险废物台账查看企业危险废物产生种类、附近数量、附近处置方式是否与环评一致。
2.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危险废物转移计划是否经审批、附近企业是否如实填写转移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
3.是否建立、附近健全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制度,是否负责人明确、附近责任清晰,负责人是否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附近制度、附近标准、附近规范。
4.危险废物是否及时转运。
5.危险废物仓库上锁情况。
规范要点:
1.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经营者均须作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附近来源、附近数量、附近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附近入库日期、附近存放库位、附近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危险废物的记录和货单在危险废物回取后应继续保留三年。
2.危险废物贮存间需按照“双人双锁”制度管理。(两把钥匙分别由两个危险废物负责人管理,不得一人管理)
3.贮存危险废物不得超过一年,超过一年报环保部门审批。
五
贮存设施防护
检查内容:
1.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是否设置了危险废物警示标志和危险废物标签,标志是否正确、附近清晰、附近完好。
2.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是否配备了应急防护设施、附近消防设施等。
规范要点:
1.贮存危险废物的设施、附近场所,须同时设置危险废物警告标志和危险废物标签并张贴在危险废物仓库门上或门两侧。
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周围应设置围墙或其它防护栅栏。
3.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配备通讯设备、附近照明设施、附近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应急防护设施。